前 言 这是二十六年前的作品。当时凭着一腔激情,一股勇气,更是一份责任写出了这个东西。呕心沥血写出了第一稿,但没有整理成章,除我之外,没有第二个人知道我写出的这个东西。新中国建国以后,历经坎坷,政治运动不断,尤其是从五七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开始,到七八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在这二十年时间里专政多于民主,人民言论自由的程度是比较有限的,愈是到后来,天钳恨口,万马齐喑。我在写作之时,情况大有好转,言论自由的程度随着民主化的进程日益提高,恐怕还是心有余悸吧,这东西尘封了二十多年。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政通人和,自由民主。趁我闲暇,且有精力,对原稿作了修改。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历史,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这段历史不可能再重复,但是我们的子孙还是应当了解这段历史。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此,我理应责无旁贷地把已经记录在案的这段历史,向世人公开。 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入学习和贯彻,我们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会大大加快,党的根本宗旨会成为每一个真正共产党员和人民干部行动指南和准则。我们的党和政府是为人民执政的党和政府。我们的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都不应有个人和团体的特殊利益,把党政机关变成特权利益的集团。少数干部为了自己的政绩,不怕人民的“怨积”,甚至于只为自己的位子、票子、妻子、儿子、房子、车子掌权,不为人民做主做事谋利。这样的干部是愚蠢的,到头来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追悔莫及了。我们的党员和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只有真正地做人民的公仆,才不会失去做公仆的资格,否则,不仅公仆做不成,还会失去做公民的资格。从“座上宾”沦为“阶下囚”的例子已是不胜枚举。即便是捞到了一大瓢,又能侥幸过关的人,他自己心中总是不踏实的,他还从根本上用自己的手开除了自己的党籍和公职。这样的人如不能深刻地反省自己,甚至还以此炫耀自己,这种人不光是厚颜无耻,简直就是丧尽天良的人渣了。我们的党员和干部,始终要摆正自己和人民的位置,永远做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不能当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老爷多了,公仆少了,党变质了,国变色了,人民变心了,列宁故乡的悲剧,我们怎能避免重蹈覆辙呢?永远不能用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去玩弄和亵渎人民的感情。欺骗人民就是欺骗自己,人民只能被欺骗一时,人民是不会永远被欺骗的。列宁的故乡出现的历史悲剧,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以此为序。 2003/5/2晨 新 爱 晨 歌 一 如兰从噩梦中惊醒,晨光已经悄悄地爬到了窗棂上。她有气无力地用双手撑起冷汗淋漓的身子,蓬松得足有笆斗大的头重重地低垂着。爬满了泪痕的面颊腊黄腊黄,失去了青春的光彩。深陷进去眼窝里闪射出凝滞的、恐怖的光芒。感情的恶魔严重地摧残了她。她俨然成了一个久病尚未痊愈的人。 从昨天下火车到现在,她像在幻境里似梦非梦地生活着。尤其是这场恶梦把她的心完全敲碎了。 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拨乱反正,大治天下,中国重放光明。 公元一九七七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这年春天,梨花放了桃花开,喜事接着喜事来。前两天,老支书程忠给如兰捎来喜讯,说是篮生已经平反了,并要她去反修劳改农场去把篮生接回家。她的老妈妈也在一旁撺掇她。如兰怀着既是欣喜,又是内疚的心情踏上了去农场的旅途。在火车上她无心观赏车窗外面天南地北各具一格多彩多姿明媚如画的春景。车厢里五湖四海的旅客倾诉着拨乱反正的盛事,正本清源的喜事,她也懒得去插言。她俯伏在火车窗口的小搁板上,双手托着腮帮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她一会儿想着同篮生一别八年的辛酸和痛苦,一会儿又想象同篮生劫后重逢时的喜悦和幸福。她尽力回忆和设想篮生当初和现在的模样儿,只怨火车奔驰得太慢太慢了。她恨不得立即就见到篮生,把自己一腔苦水在心爱的人面前倒个痛快,倒个干净。她想问一声篮生:“篮生,你能原谅我吗?你还爱我吗?”想到这一点,她满心凄楚起来,又怕同篮生相见了。 |